項目資訊
PROJECT
NEWS
“傻老總”的幸福哲學
分類:
東交動態
作者:
2018/02/28 10:59
徐鐵明很喜歡“大道當然”這個詞,在他看來,這個詞很好的表達了他的企業經營理想:堅持守正經營,積極承擔社會責任。
近幾年,徐鐵明專心致志,利用房地產行業大發展的機會,努力將企業做大做強。其一手創辦的武漢東交房地產公司以做精品、樹品牌為導向,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,企業得到了發展壯大。
“企業的經營應該堅守正確的價值觀”,在徐鐵明看來,企業除為社會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外,更應把做一個收人尊敬的企業作為發展的重要目標。
2002年,為了配合武漢市東西湖區打造“三個百億元產業”整體規劃,配合區委、區政府招商引資,徐鐵明和東交公司主動屬于公司儲備的500畝預備 開發房地產的“熟地”以10萬元的超低價讓出,以吸引招商重點企業TCL落戶。當時,這塊靠近東西湖吳家山的土地市值已達到了70余萬每畝。
這還不算,就在這塊土地讓出后不久,東交公司又配合區委、區政府工作,將同樣屬于公司儲備的400畝商業用地無條件以成本價讓出。按照當時市值計 算,東郊公司讓出的這兩宗土地,至少失去4億元的利潤,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。不少人表示無法理解,甚至有人直罵徐鐵明是個“大傻子”,徐鐵明則不然:“東 交有今天的成就,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和地方父老鄉親的支持,現在為政府解憂、為民眾謀福是應該的?!薄吧道峡偂毙扈F明干的傻事一直不斷。2008年,為了解 決金銀湖地區幾十萬居民出行不便,他在公司開發樓盤“翠堤春曉”小區的邊上,拿出市值近百萬元每畝的開發用地10余畝,并投入100余萬,聯手市公交集團 建設了金銀湖地區公交樞紐站,引進了多條線路,大大方便了金銀湖區域十萬居民的出行。
興起為民 回報社會
多年來,徐鐵明和東交公司一直幫政府分憂、解貧弱之困,其良好的企業品牌和責任企業家形象已經廣泛深入人心。
6年來,公司為國家繳稅近1.2億元,是東西湖本土民營企業重要的納稅大戶和納稅增長大戶之一,也是東西湖區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力量之一。公司還安置下崗失業人員300余人,為政府解決就業、創建和諧社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。
徐鐵明還經常傾已之力捐資家鄉建設。幾年來,徐鐵明為他的家鄉湖南邵東和湖北孝感、武漢東西湖區的鄉村道路建設和改造,以及鄉村學校建設先后捐助資金超過了200萬元。
資助弱勢群體,徐鐵明也一直不遺余力。2006年徐鐵明為陳香梅教育基金會捐款20萬;今年7月,湖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“十助”公益教育捐贈 活動,徐鐵明聞訊又匯款10萬元,連徐鐵明都記不清這是他和東交公司第多少次愛心捐款了。年去汶川地震,徐鐵明第一時間組織公司捐款捐物,公司捐款130 萬,個人又另繳納特殊黨費13.6萬元。
不久前,一位曾在公司開發項目工地上打工的陳姓民工,因為兒子患白血病走投無路,得知消息,徐鐵明趕緊讓人送去5萬元現金以解燃眉之困。
采訪時,徐鐵明提到了對法輝法平兄弟倆的資助。讓他感到欣慰的是,多年的細心資助,如今兄弟倆已經長大成人,都考上大學,而且弟弟法平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。類是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。
東交公司還積極參與東西湖區每年的焰火節、元宵節、賽馬節等群眾性公益活動,不遺余力地捐錢捐物。
作為優秀共產黨員,為數不多的民營企業黨支部的負責人,連續兩屆的人大代表,區房地產協會會長,徐鐵明如媒體報道的一樣:致富不忘“興起為民 回報社會”,擁護黨,熱愛黨,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,大力投入公益事業建設,幾年來以企業和他個人名義累計捐資達到了500多萬元。
人物檔案
1959年出生,湖南邵東人,一位靠自身努力積累起家的企業家典型;
1991年出任武漢市東西湖區交通局機械化工程公司經理;
1993年出任武漢東美機械化工程公司(中美合資公司)總經理、董事長成員;
1994年成立武漢東交特種機械工程公司(現更名湖北東交市政工程公司)任總經理、黨支部書記;
2001年成立武漢東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任董事長;
2003年10月、2006年9月兩次當選武漢市東西湖區人大代表;
2005年11月當選為武漢市東西湖區房地產協會會長,2007年7月當選為湖北孝感商會副會長。
人生感悟:送人玫瑰,手留余香
個性關鍵詞:內斂、務實、謙和、友善
記者手記:
重塑企業家的價值觀
“錢是賺不完的,少賺點、散出些,卻換來個心情舒坦,何樂不為?”大道至簡?!败妗崩峡傂扈F明是大智若愚,說話的質樸簡單卻是至理。
賺錢是為了什么?估計很多人、尤其是一些已經超越了基本物質需求、日進斗金的老板們沒有弄明白。
現在流行“幸福指數”,所謂幸福,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滿足,是顯著區別和超越于物質的富有。物質的富有不能標示幸福,更不能等同于幸福。
作為企業家,徐鐵明并不十分富有,他沒有成隊的豪車,買有奢侈的辦公環境和設備,甚至沒穿過所謂的名牌的服飾,他有的是造福鄉梓扶困助弱的圣徒般情懷。他言稱自己的作為是“拋磚”,更多更富有的企業家回報社會才是他樂見的,真若如此,他這拋得可是“金磚”。
錢財最多,也不過是睡三尺床吃二兩米,“胸有詩書氣自華”,一切驕奢額鋪張炫富只能印證內心的虛空。
人生是一個過程,賺錢只是提升“幸福指數”的一個手段。作為企業家,正如徐鐵明所言,應該將“做受尊敬的企業、而非最賺錢的企業作為目標”。這點沒有弄明白,就只能是像放羊的小孩的故事一樣:多養羊是為了娶媳婦,娶媳婦為了生娃,生娃為了多養羊。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