項目資訊
PROJECT
NEWS
《人民日報》記者專訪我司董事長徐鐵明
近日,《人民日報》刊發我司董事長徐鐵明專訪文章——《承擔社會責任,助力鄉村建設——興企為民 回報社會》.《人民日報》引用徐鐵明的話指出:我們做企業,不僅要尋求自己的發展,當社會需要時要積極承擔責任,才能獲得更多支持。公司要一直堅守“興企為民,回報社會”的理念?!度嗣袢請蟆穼TL《承擔社會責任,助力鄉村建設——興企為民 回報社會》文章在2021年10月22日刊登。以下專訪全文:
承擔社會責任,助力鄉村建設——
興企為民 回報社會
本報記者 吳 君《 人民日報 》
一場秋雨過后,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鄒崗鎮杏林村的道路被沖刷得格外干凈。這條長度約3公里的水泥路由武漢東交地產主動出資20余萬元建設,自建成以來,基本上沒有大修過。“做企業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,真心為大家做一些事。”武漢東交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鐵明說。
提起杏林村,徐鐵明有很多回憶。“之前我們公司每年都會給村里捐贈一些錢物。”徐鐵明說,“孝昌縣此前是全國貧困縣,精準扶貧之前,要將村里的路硬化很不容易。”
“祖祖輩輩都走土路,大家都習慣了。”有村民說,更別提把路修到每家每戶門口了。2005年年初,徐鐵明帶著技術員來到村里,實地勘測和規劃道路情況,出資購買修路所需的沙石水泥。半年之后,道路正式修通,杏林村終于擺脫了“晴天漫天灰,雨天滿腳泥”的出行困難。
此外,武漢市東西湖區柏泉、東山、慈惠等多個街道轄區農村的道路建設、塘堰整治等工程都由武漢東交地產出資。“我來自農村,只有把農村基礎設施改善了,農村才會有發展。”徐鐵明出生在湖南省邵東市周官橋鄉,對于鄉村很有感情。
據了解,自2001年成立以來,武漢東交地產一直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建設,共出資近500萬元用于各地鄉村基礎設施發展,助力解決湖北武漢、湖南邵東等地近萬人的出行難題。
2006年,武漢東交地產成立了黨支部,為了發揮引領作用,黨支部指定了專人負責各種事項。“我們每個季度要開黨組織生活會,當需要社會捐贈和做志愿活動時,黨員都會帶頭報名。”武漢東交地產黨支部書記余春蘭說。
得益于公司良好的黨建工作,武漢東交地產對公司各方面都有嚴格要求。公司不欠款、不惡意競爭,為了方便居民出行,公司還將武漢金銀湖地區的10畝地無償拿出來,并投入100萬元建設了公交樞紐站。“企業除了為社會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外,更應該堅守正確的價值觀,這樣才能真正得到尊重和認可。”徐鐵明說。
翻開武漢東交地產的捐贈單,防護服5000套、口罩5萬只、羊肉5000公斤……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,當時正在國外的徐鐵明立即與湖北的企業家聯系,購買物資。“由于當時航班較少,我們又租賃飛機將物資運回國內。”徐鐵明說。
“我們做企業,不僅要尋求自己的發展,當社會需要時要積極承擔責任,才能獲得更多支持。”徐鐵明說,公司要一直堅守“興企為民,回報社會”的理念。
由于積極作為,武漢東交地產公司獲得了“中國希望工程特別貢獻獎”、武漢相關行業頒發的“抗擊疫情先進單位”等榮譽。談及這些,徐鐵明總是擺擺手:“這些只代表過去,未來只要社會有需要,我們仍將盡全力做出貢獻。”